产业动态
  
2016-07-31 赵丽 中国电影报

文|赵丽 编辑|老 猫
这是继4月之后,今年月度票房同比出现第二次负增长。4月票房为31.2亿元,同比上年的41.12亿元,出现较大幅度下滑;5月与上年同期的31.9亿元基本持平;另外6月票房39.01亿元,同比去年的33.57亿元,增长16.2%。

这与今年1月38.64亿元,同比48%的增幅;2月68.8亿元,同比66%的增幅;3月37.59亿元,同比30%的增幅,都相距甚远。而长达3个月的淡季,在产业化发展十多年来的电影市场,都比较罕见。

原本业界普遍预计今年7、8月暑期影市会迎来高潮,不想7月再次出现负增长,好在月底同比止跌回升。一时间,各种舆论甚嚣尘上,其中“票补”和“拐点”成为最热门词汇。业界权威人士表示,中国电影产业依然处在快速发展轨道,我们要清醒认识市场变化、理性面对增长放缓,呼唤依靠提升创作质量来突破发展瓶颈。

究其实,且不说“票补”现在仍然还有,只是按照规律影片越大“票补”力度才会越大,毕竟“票补”更多是作为影片营销手段的,“票补”潮退一定意义上影响了暑期票房,但其对市场的影响作用显然没有那么大。

至于所谓“拐点”,也不是说前三个月依旧同比增幅近50%,后四个月就一下到了“拐点”。对于电影产业的发展而言,拐点的时间节点应该不是以月为单位,而是以年甚至更长时间为单位的;其次,拐点意味着发展趋势的方向性改变,显然中国电影依旧处于黄金机遇期,并且未来还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业界高端人士普遍预测年票房的高点在千亿以上,著名电影出品人江志强在接受本报专访时更是预测中国电影年票房将有望达到2000亿元。

当然,究竟何时能达到2000亿年票房,并稳定维持这一水平,实在不好预测。但只要市场空间有那么大,政策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我国GDP增幅维持在6%以上的水平,中国电影产业就会长期处于高速发展的轨道。没有到连续两年以上的增长大幅下降,甚至出现零增长乃至负增长,就慎言拐点。
如果说票房同比出现罕见的大幅下滑或者负增长就算“拐点”,那么这个“拐点”不具备多大意义,也就停留在舆论的一个谈资。电影产业化发展13年来,票房逐年增长,其中2006年、2007年、2013年的同比增幅都在27%左右,2011年的同比增幅也不到29%;增幅最高的是2010年的近64%,其次分别是2004年、2015年的近50%。

可以说,同比票房增幅高可以到超过60%,低可以只有27%左右,其间学术界乃至业界都没有出现过所谓“拐点”的言论,换言之,都认可中国电影票房一直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这其中增长幅度如此大的“宽容度”,确实有规律之外的偶然因素。比如2010年一下将上年的62亿多元,拉升到100亿水平线,主因无疑是《阿凡达》;2004年较大的增幅,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上年政策的放开、准入门槛降低,以及香港电影人的集体“北上”;而前两年比较突出的增幅,则因业外资本尤其是互联网公司借助新技术手段和强大资本实力的介入。

那么今年4月以来市场增幅放缓乃至出现月度负增长的“偶然因素”是什么呢?那就是影片本身的市场号召力。去年4月《速度与激情7》一部影片创造24亿多元的最终票房,今年4月则不仅缺少一部如此量级的超级强片,也没有再多一部弥补8亿增量空间(以30%同比增幅计)的准10亿量级的大片,因此票房同比下降在所难免。

具体到7月暑期,虽然今年实际缺少像去年同期《大圣归来》《捉妖记》《煎饼侠》一样有超强实力和号召力的影片,业界起初还是对多部影片抱有很大期待。不过别忘了,去年的这三部影片从影片质量、营销力度等等方面,都是超越今年同档影片的,而且得承认这三部影片实际都扮演了“黑马”角色,票房表现都超出预期。

今年7月的几部强片,都没有成为“黑马”,但很多票房表现实际也是达到预期的。《绝地逃亡》首周4亿元,配得上成龙电影的成绩,最终票房至少有望超过《天将雄师》、达到成龙电影此前最高票房的《十二生肖》的水平。

另外一部高期待值的《寒战2》,不仅远超四年前首部的2.5亿多元票房,也有望将《风暴》、《窃听风云3》、《烈日灼心》等类似题材类型影片的单片票房,从3亿线提高到7亿线,达到《致青春》的水平。
而在拼颜值不拼气质、拼出格不拼出彩的青春片创作风气下,《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3亿多元的票房算是在合理区间内。另外文章的导演处女作《陆垚知马俐》虽难以与去年的《煎饼侠》相提并论,近2亿的票房也让中国电影新力量名单中多了一个名字。比较可惜的是口碑尚好的《惊天大逆转》,不过我们一定会见到这部影片的续集。

具体到热门动画影片《大鱼海棠》和《摇滚藏獒》,确实代表了国产动画电影的艺术创新和较高技术水准,综合受众群体、映后口碑、营销力度、档期竞争等诸多方面因素,前者的5亿多元票房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后者的不足4000万元确实令人惋惜,不过我们也坚信其树立了一个新的动画电影品牌。

整体而言,7月暑期档《寒战2》、《大鱼海棠》、《惊天大逆转》、《陆垚知马俐》、《摇滚藏獒》、《绝地逃亡》,乃至超小成本文艺片《路边野餐》等等,都为市场交上了合格答卷,创造了相对较好的口碑,也为未来创作方向的调整与针对市场的探索留下宝贵经验。

如果非要找出票房增幅下滑的原因,必须还要从创作与影片本身说起。7月暑期档相比去年同期,无疑缺少了市场的绝对王者。以往热门档期,基本都是符合“二八定律”的。像去年7月三部“神片”,总票房合计45亿元,接近全月的产出水准;今年2月春节档的三部强片,加上《功夫熊猫3》,总票房约67亿元,更接近2月全月的票房规模。

没有一到两部二三十亿票房量级的“领头羊”,市场自然会陷入乱战,形不成合理的排片结构,哪部影片排多排少对上座率的影响不大,造成一些优质影片得不到充分消化。也就是说,没有绝对强片对市场的拉动,反而更容易造成所谓的“内耗”。

以7月市场要实现理想中的同比增长30%算,还有26亿左右的缺口,我们还缺少一部《捉妖记》,或者说缺少一部《寻龙诀》和一部《老炮儿》。之所以很多业界人士之前都对7月暑期抱有期待,是因为按照以往经验,尤其去年和今年春节档,市场“黑马”很多,而今年暑期档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大“黑马”。

这其实才是我们在面对市场困局时讨论“拐点”的意义——超级市场、产业强国是要依靠超级大片的,“黑马”可遇而不可求。这两年方才打造成熟、蒸蒸日上的黄金暑期档,我们的超级大片呢?上文提到的春节档四部强片,貌似已经几乎将大半年的“炮弹”打光。


 

今年第二季度和7月票房之所以增幅大幅下滑甚至出现负增长,就是缺少四到五部超10亿量级的强片。我们很遗憾地看到,自春节档之后,长达近半年时间再没有出现一部“10亿俱乐部”的票房大片。
当然我们不可能奢望中国电影市场一直处在30%以上的超高速增长的轨道,毕竟今年如果要实现年票房30%左右的增幅,增量就应在160亿元,也就是每月要多出一部像《阿凡达》的13亿元票房量级的影片。在进口大片34部配额相对稳定、增量有限的态势下,尤其今年进口大片整体表现不力、处于“小年”状态,承担增长的重任落到了国产大片身上。

此时创作实力跟不上市场需求的矛盾就非常凸显。其实早在2012年增加14部高技术规格进口大片配额之后,国产影片即面临严峻形势,最后靠着岁末的大“黑马”《泰囧》挽回局势。其后,国产影片创作沿袭“轻电影”的趋势,中小成本的喜剧、爱情、青春等类型影片创作蜂拥而起。直至去年,对于国产电影“重武器”的呼唤方才渐成声势。

创作已经在调整,很多大投资大制作的项目已经在路上,今年第二季度以来市场缺乏大片的窘境可称为“断点”,但绝非说市场空间因此变小了。只要市场规模在,只要强片在,观众就一定在,“票补”也一定还在。我们还是对今年国庆节档、12月贺岁档依然抱有很大期待,对明年乃至未来几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依然满怀希望。
 
 
 

任何事情从狂热到平淡、从波峰到波谷都很正常。“票补”在去年大量存在,也确实起到一定拉动市场、提升大盘的作用。但电影产业并非单独存在的,它与国民经济大环境息息相关,今年整个经济环境都有所下滑,再加上年初金融市场整顿,资本和快钱自然不会如去年一样狂热甚至是盲目地涌入电影行业,3月份的《叶问3》事件可以算是一个转折点。“票补”仍然作为一种营销方式存在,它的减少和票房的下滑都是可以理解且能够接受的,只是它不再如去年一样狂热而已。

但“票补”只是一小方面,正因为去年“票补”放大了电影市场的热度,所以会有很多业外资本盲目涌入电影市场,试图挣快钱,这样就导致今年必然会有一批这样(质量不过关)的片子要上映。去年可能观众因为各种原因会为之买账,但今年就未必了,因为观众是在不断成长的。所以我们今年所说的票房不好,其实很多也是因为电影本身的质量问题。

国产片今年受到的关注度是整体较高的,观众已经从偏好港片、合拍片等转向更关注国产片,国产片和都市人生活更贴近,关注国产片也会与周围人有更多话题。观众对国产片的喜爱度和满意度明显是在不断提升的,今年暑期档是在挤掉任何行业发展都会有的泡沫,这些问题都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电影的质量才是决定票房和市场的根本原因。

其实2015年是个很特殊的年份,在各种外力包括资本的推力下大盘暴涨。我认为今年这种票房表现反而是很正常的,不能拿它与去年相比,没有可比性。比如《寒战2》,2012年《寒战》时候票房两亿多元,四年之后考虑到银幕数量增加和市场发酵作用,6亿左右其实是它正常的票房表现,毕竟这类影片在题材、类型上有一定局限,也不属于合家欢类型。而《绝地逃亡》、《大鱼海棠》相较于去年的《煎饼侠》、《大圣归来》确实有体量上的不足和题材上的不对位,所以6亿票房我认为是市场正常表现。


“票补”确实减少了,我们院线7月的平均票价不低。各大电商进行了资源整合后,与观众的购票意愿产生了矛盾。大众对有价物品的心理,往往是越便宜越好,追求性价比。因此当“票补”减少时,因为便宜才走进影院的人,就不再看电影了。

“票补”不是做好人好事,而是互联网金融介入电影市场的一种现象。近两天,优步、滴滴等打车软件也在调整价格,过去花100能补50元,现在力度明显小了很多。这就是金融,“做补贴”招来的是人次,得到的是大数据,这些目的达到后,他们也不会继续“烧钱”。

现在,电影市场回归到正常经营的态势,就像海浪,有退潮、有涨潮,不可能永远“只高不下”。去年7月,《捉妖记》、《煎饼侠》、《大圣归来》三部电影占据当月70%的票房;而今年45部电影上映,不管是奇幻的、魔幻的还是全民喜剧,还没有出现高票房之作。《三少爷的剑》等影片还挪了档,影片太多,挤压在一起,很难诞生有爆发力的作品。

数量没法弥补质量的缺陷,质量却可以弥补数量的不足。在数字发行时代,电影有效的市场寿命很短,除非有超强的票房和口碑,延长密钥,否则一般的作品,有两周的寿命就已经不错了。

去年,当大家都担心《捉妖记》抢走了观众时,《煎饼侠》票房也是飞涨,这说明了创新的力量。今年缺少具有创新性质的电影。希望《封神传奇》能够成为首部带动市场的大片,《盗墓笔记》、《我最好朋友的婚礼》、《危城》等能够延续,带热市场弥补7月的不足。

另外,一些电影的制作方是互联网企业,他们的一些电影上映2周后,视频网站就可以看到了。从大银幕分流到小屏幕,这也是观众“流失”的原因。这也造成,一些电影必须做成3D版,防止盗版,也防止很快就转移到小屏幕上。

任何人都不能对“拐点”做出预判,在7月底这个时间点,“拐点”二字也绝不是一个人或一篇文章就能下结论的。我们只需要看到,电影市场正在发生的现实变化,并做出调整就可以了。

毫无疑问,电影市场仍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去年每1个小时都会增加1块银幕,现在影院建造依然火热。有人认为,影院建设多了,影片也该随之增多,但现实情况是,《封神传奇》第一天排片达30%,其他作品的竞争就变得非常激烈。关键问题还是创新二字,在讲IP的时代,创新是难事;美国大片亦是如此,把“蜘蛛侠”、“蝙蝠侠”都弄在一起,观众也会疲劳的,《复仇者联盟》不可能出到第20部。内容产业,还是要故事为王、创意致胜。


从影院的角度说,去年“票补”的风潮,改变了电影产业上下游的连接方式。影片的宣传渠道变窄了,以前片方会和影院合作,做喷绘、做大屏广告,但现在只是影院自发宣传,和制片方的互动减少了。片方的中心都在电商那里,为的是拿到更多的场次。

这样短平快的宣传方式,在“票补”减少的趋势下并没有进行调整。这也是7月票房下滑的一个侧面原因。当下,影片上映的周期越来越短。以前“票补”的方式分为两种方式,第一是票房没达到预期时,上映后进行“票补”;也有提前票补,以期上映初期拿到好成绩。这样短期的刺激行为,让观众产生了疲劳,一些传统营销没有跟进。

前几年如《失恋33天》,成功就在营销,去年《捉妖记》也有病毒视频发送,但今年7月,这样的营销方式很难看到。但不可否认的是,国产片的口碑有了质的飞跃。《寒战2》、《大鱼海棠》、《惊天大逆转》、《快枪手》等,类型多元化、品质出众,总体质量向着良性的趋势发展。
 


“拐点”无疑是当下电影圈使用频率最高的热词,无论是电影评论界还是媒体都不约而同地用“拐点”来描述当下中国电影市场层面出现的新情况。

其实,所谓拐点并不是一夜之间突然冒出来的,而是加速度、超速度发展带来的一种必然性现象。严格来说是中国电影规模化、数量型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到了某种所谓的拐点或者说转折点。而中国电影内生性增长动力,质量型发展模式或许有了新的历史性机遇,可能性以及新的发展空间。

随着短期资本、过路资本、非专业资本的退潮,随着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泡沫被挤出,中国电影、中国电影人或许可以聚精会神提升内容生产能力,增强创意能力、想象能力,通过类型拓展实现每一个项目的深加工,有效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真正从规模化、数量型发展模式转换为内生性、质量型发展模式。与很多“看空”乃至“唱衰”中国电影未来发展的人不一样,我相信、坚信中国电影经过主动性的结构性调整,生态更加合理和优化,发展更加健康可持续,可以有效实现更多地域、更多不同年龄观众群体的共享。

中国电影应该主动去适时、适度、适当降低中国电影的发展速度,一直强调主动性调整更加有利于中国电影的长远利益、整体利益。事实上,中国电影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并没有发生逆转性的变化,主流电影观众的消费热情也没有出现明显的退潮和位移,电影新生力量仍然源源不断地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可以说,中国电影整体性进入了一个更加理性的发展阶段,短期资本、非专业资本的退潮虽然对中国电影的发展速度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了中国电影发展的泡沫。

大浪淘沙,这个过程也可能对中国电影发展带来某种“阵痛”,但风雨之后可能是更加灿烂的彩虹。如果我们不是完全沉溺于单纯的票房指标,而是更加注重中国电影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创新性,包括完善电影产业链,有效推进电影衍生品、后产品的开发,实现与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互动,中国电影将会进入质量型发展的新阶段,将会出现更多具有经典人文品格、艺术品格的作品,将会更加多层次、多方面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年龄观众群体的需求。

我们没有理由“看空”中国电影,没有理由不对中国电影未来发展充满信心。